出圖攻堅戰猶酣
——地路處蘭新二線創先爭優保供圖工作紀實
臨近歲末,冬日的氣息愈發濃烈。
當記者走進地路處辦公室時,展現在眼前的是一片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一聲聲清脆的鼠標和鍵盤敲擊聲,如同悠揚的樂章,穿透這寂靜寒冷的夜空,勾勒出一條條長大鐵路干線的宏偉藍圖。
路基一所副所長、蘭新二線路基專冊李鯤從一大堆圖紙中抬起頭,電腦屏幕上,是正在完善的新建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路基工程量概算表?!白詮奶m新二線供圖工作全面開展以來,全線近
面臨形勢:供圖壓力凸顯
四個月完成一千多公里的路基施工圖任務,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節奏在之前還從來沒有遇到過,創造了地路處施工圖供圖的最新紀錄。
由于當前國內鐵路項目在建周期短,再加上鐵道部實施施工圖招標等一系列新措施的出臺,全院施工圖供圖壓力驟增。隨著全院各項目外業勘測工作的逐步收尾,一批重點鐵路項目迎來了施工圖供圖的高峰期,成為生產會戰中新的焦點,全長
蘭新第二雙線設計路基長度約
地路處處長王申平介紹說,蘭新鐵路第二雙線于2009年正式批準立項,按照正常的供圖速度,一千多公里的高標準鐵路路基工程,供圖周期至少應該是1年。然而鐵道部要求要在2010年底前完成路基鋪設成型并堆載預壓。這樣一來,勘察設計周期就必須一壓再壓,設計任務量也將陡然增加。與此同時,地路處還承擔著大西客專、西成客專、西寶客專、黃韓侯等施工圖項目近
科學管理:為有效供圖提供組織保障
困難再大,都必須嚴格按照供圖協議,保質保量地提交施工圖。面對繁重的供圖壓力,地路處領導班子迎難而上,科學組織,超前策劃,舉全處之力確保蘭新鐵路第二雙線施工圖按期交付使用。
科學的管理和超前策劃是保證供圖協議的前提,為了保證蘭新二線設計順暢,避免返工和重復工作,地路處成立了由主管處長、處總、專冊組成的技術組進行設計工作的前期指導,針對設計中可能遇到一些重大問題及時制定處理措施,避免了返工,節約了時間;同時將設計圖任務分標段分配給個人,明確工作量和責任人。
自今年4月初供圖工作開始以來,地路處共投入了兩個所的設計力量,利用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外協力量,為“供圖攻堅戰”的勝利提供堅實的人力保障。
為了保障地質資料按時提供、路基設計供圖如期完成,處領導親自掛帥,組織技術人員有效借助相鄰既有鐵路、公路等建筑的既有資料,分批、分階段的提供地質資料以滿足各專業設計要求。路基專業也一改以往勘測完成后資料完整才進行設計的思路,采取交叉作業方式,在勘測過程中,就預先安排部分設計與檢算工作,為今后的設計爭取了時間。在每周一次的處務會上,蘭新第二雙線供圖作為全處頭號任務,無論是供圖進度、存在問題,都在第一時間了解核實并研究解決。
為提高蘭新二線整體設計水平,地路處主管處副總高志偉等專家,提前多次對參與設計的人員進行了“高速鐵路地基沉降控制與檢算”、“客專路基勘測設計重點交流”的設計前培訓。同時,各專業處總對各階段設計文件進行嚴格把關,及時糾正設計中出現的差錯漏碰等問題,為設計質量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供圖攻堅:注重科研與創新
面對一千多公里的高標準路基工程,要想在短短四個月內就完成所有設計任務,如果僅靠常規手段,必然會影響工期。為了確保供圖進度,地路處一方面通過內部挖潛,組織人員加班加點趕進度,另一方面在科研與創新上另辟蹊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針對蘭新二線特殊的地理條件和面臨的設計難題,地路處著力推進科研攻關,解決控制性技術難題,為項目建設提供指導。
由于戈壁地區碎、礫石類土的地層變形理論、地基處理措施、填料控制標準、填筑工藝、檢測標準等諸多關鍵技術,國內目前還缺乏研究基礎,國外也無成熟的研究理論及成果可以借鑒利用。地路處在施工圖設計前就先期開展了《戈壁地區高速鐵路路基關鍵技術研究》,得出了關于戈壁地區路基地基加固處理、路基填料的控制標準、填筑工藝及檢測技術的指導性結論。通過《大風區高速鐵路防風技術研究》,得出了大風環境下防風結構設置后列車安全評估結論,初步擬定了防風工程設計原則。
在注重科研的同時,地路處還注重標準化流程的建立及新軟件的開發應用。路基三所所長尹亞雄向記者描述了該處針對蘭新二線設計供圖制定的標準化設計管理流程的技術模式:
首先,在施工圖正式開展以前,地路處組織專業人員針對路基設計歸納了幾種適用于不同地質地層的處理措施,設計了具有針對性的設計模板,并編制了統一的工程數量計算單,這樣大大縮短了設計周期。尤其值得推廣的是開發和利用Excel軟件中的宏程序,進行工程數量的自動填繪工作,生產效率比原先提高了3到5倍。
其次,在縱斷面、橋隧站場缺口等施工圖資料尚未到達路基專業時,有針對性地組織人員對路基工點根據邊坡防護和地基處理進行了分類,主管處總進行事前指導,初步擬定地基處理措施及邊坡防護方案,這樣一來,在施工圖設計之前,設計人員就已經對各種工點類型所需注意的問題銘記在心,等工點資料完成之后就可以直接按工點所在位置,類型,按批次分發到每個設計人員手里。
再次,注重過程控制,在具體工點設計過程中,主管處總及專冊同時跟進,在出圖前先進行電子版圖紙的審核,發現問題及時提醒設計人員進行修正,并將同類問題告知每位參與設計的人員,避免了同類問題的重復發生,提高了出圖質量及效率。
實踐證明,這種提前介入、標準化模式的管理相比傳統的各個工點逐個擊破的模式具有顯著優勢,方便了工點的修改、復核、審核,降低了設計工作中發生錯誤的概率,也使得設計人員的勞動效率大大提高。
創先爭優:勇挑重擔的設計尖兵
艱苦的付出換回可喜的回報,
為了確保蘭新第二雙線施工圖如期提供,在黨員干部的帶領下,地路處的勘設尖兵們加班加點,平凡的崗位上涌現出了很多優秀感人的事跡。
主管處副總、共產黨員李成,曾做過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因手術影響和工作的繁忙,他的腰一直不是很好,尤其不能久坐。在供圖大會戰期間,性格堅強的李成始終和大家一起奮戰在加班第一線,一邊雙手托著疼痛難忍的腰,一邊看著圖紙,這種場景常被大家談起,成為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共產黨員田士軍是院優秀青年工程師,在供圖最緊張的時間,他的母親病重住院,他只抽時間回家探望了一天,看著母親病情稍有好轉就即刻返回工作崗位,可是剛到單位沒有一周,老家打來電話說母親病危,等他趕回家時,才60多歲的母親已經離世長辭。料理完母親后事,田士軍又立刻起程趕赴沙特配合麥加輕軌項目施工,一去就是半年的時間。
自從蘭新線施工圖開始之后,甘青段專冊邵珠杰剛上幼兒園的兒子就沒怎么見過爸爸。他答應過兒子,在幼兒園每得到一朵“大紅花”,就帶他去逛公園、看電影、吃肯德基??纱蟀肽赀^去了,兒子的花已經積攢了很多,爸爸一個承諾也沒有兌現。
張炯是路基三所一名普通設計人員,在蘭新施工圖過程中,她正孕育著寶寶,眼看著臨產期越來越近,可同時蘭新二線施工圖供圖日期也迫在眉睫。所領導多次要求她回家待產,可她卻擔心:“自己回去了,別的同志來接手又得重新熟習資料,會耽誤時間,延誤供圖?!痹谒影喔赏曜詈笠粋€工點的時候,臨產期也到了,就在那天夜里,連醫院的大夫也沒想到,幾個小時前,這個剛做了媽媽的年輕人,還在辦公室為了蘭新鐵路的建設和她的“戰友”們并肩作戰。
現如今,地路處蘭新第二雙線供圖工作已全部結束,但是還有更多、更重的設計任務還在繼續:目前地路處蘭青線、陽安線、庫格線等勘察項目需外業路基人員15人左右;蘭渝線、蘭新第二雙線、西寶客專、西平線等在建項目需路基配合施工人員20多人;拉日線、寶蘭客專、寧西線等施工圖項目更是需要大量的路基設計人員。
對地路處的干部職工而言,今后面臨的勘察設計和配合施工任務依然任重道遠。然而,此次蘭新第二雙線施工圖供圖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必將為下階段項目的勘察、設計、配合施工工作提供指導和借鑒。這四個月來忘我工作,刻苦奉獻的經歷,也將成為大家心目中永難忘懷的深切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