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你致敬,我們的勘測隊長
來到敦格線,看到勘測隊的同志們都非常辛苦。早出晚歸、加班加點,就盼著早點把活干完,早點回家開放設計。但這個春天多變的天氣一點也不體諒大家的心境,大風、大雪、沙塵暴……整天換著法兒的讓敦格線的兄弟們一次又一次地領略了大自然的強悍,同時讓自己的身體也加深了對冷、苦、累、酸、疼……這些個詞兒的感受。肌體的苦還好辦,要說承擔肌體和精神雙重壓力最重的,勘測隊里最辛苦、最勞神的,那就是我們的勘測隊長。
敦格線上的兩位勘測隊長——金星、馮政,是蘭州院近年來培養的年輕骨干。他倆都是27歲的小伙子,可以說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齡,此次在敦格線上分別擔任勘測一隊和二隊的隊長,這既是對他們以往工作的認可,更是對他們的信任和歷練。兩個隊分別承擔了
金星曾先后在東北的高新線、去年的蘭合線擔任過項目總體和勘測隊長,此次敦格定測已經算是個“老江湖”了。加上,院敦格勘察指揮部與勘測一隊同處一地,有黎指揮長的“指點”和“幫襯”,自然從容了一些。此次我們一行到阿克塞是慰問大家,時間短暫,沒有時間與大家細聊。只是在慰問宴上與金星同坐一桌,和他寒暄了幾句。晚7點宴會開始后,金星一直顯得比較焦躁,不時地離席去打電話。后來才知道,有兩個組還沒有收工,而且沒有手機信號,一直聯系不上。天色已晚,聯系不到出工的同志,作為隊長,金星非常著急。又過了一會兒,金星的愁眉舒展了,還端起酒杯喝了幾杯。想必是同志們回音了,快到家門口了。這就是隊長,不在那個位置,很難想象到要操那么多的心。酒過三巡,金星的“話匣子”也打開了。給我說起了“十里沙山的特長橋”、“當金山越嶺的緊坡地段”,還有肅北展線的回頭曲線……他說,我們蘭州院的許多同志沒有參加過初測,定測階段才介入這個項目,許多方面要熟悉。但我們都想把工作做好,給蘭州院爭氣……從金星身上,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蘭州院青年技術人員身上的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干出色!想通過自身的努力得到各方的認可。
勘測二隊隊長馮政雖然介入敦格項目很長時間,但作為勘測隊長帶隊出征,這卻是頭一遭。見到馮政的時候,他正著急上火,連續的惡劣天氣讓勘測二隊的中線進度一直不理想。按馮政的話說,本來我們隊領先的,現在落后了!先進的RTK技術(動態GPS測設中線)遇到大溝、大風,沒有信號,還不及傳統方法來得快。所以,真是一物降一物。還讓馮政著急上火的是,當地軍事演習,部隊把鎮上像樣的旅館全部租用了,二隊不得不搬到條件較差的小旅館去住。搬家,重新支鍋壘灶——耽誤時間,住宿條件差自不用說。光是由好到壞的這種差距,就讓人們要適應一段時間。作為隊長,不考慮這些因素是不行的。房子怎么分?什么樣的房子分給誰???在馮政看來,這里面都關乎著隊伍的戰斗力和未來一段時間的勘測進度。二隊駐地大柴旦海拔
勘測隊長,是一個臨時的崗位,更是一個響亮的稱呼,項目的推進責任最大,項目結束后自行卸免??睖y隊長就是設計院“脊梁”式的人物,身處勘測設計的最前沿,吃苦最多、壓力最大、默默奉獻、從不索取。一個個急難險重任務的順利完成,必定有一位位能征善戰的勘測隊長。當你來到我們的勘測隊,當你走進勘測隊員的身邊,就會知道勘測隊長的付出,就能體會勘測隊長的分量,你就會從心底里說——向你致敬,我們的勘測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