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中秋時
    時間:2022-09-13 瀏覽次數:

    農歷虎年的中秋節,是自己“不惑”之前最后一個中秋節了。

    年年中秋,記憶中那些和父母、妻兒一起過中秋節的細節,已經在歲月的剝蝕中殘存無幾。最近四年來,因為工作的緣故,每逢中秋節,自己都是在位于高原的項目指揮部,和現場的兄弟們一起過。雖然少了至親家人的陪伴,但有指揮部這個大“家庭”,卻也讓人并不覺得十分孤單。

    我的家鄉位于關中西部山區小縣以北的一個小村落。小時候,農村經濟條件落后,物質比較匱乏,對于大多數農村人來說,最大的愿望莫過于守著自家的口糧田日夜操勞,盼望著一年四季老天爺風調雨順,到夏收時節田地里能多打幾口袋麥子,保證一家老小一日三餐溫飽果腹。至于過節,最令大人們頭疼的便是春節了,誰家沒個三碟四碗的葷腥這年是說不過去的,那時農村人多的都養豬養雞,預備著過年之用。盡管做父母的平日里省吃儉用,但春節可是一年當中最大的節日,無論如何也必須讓“虧欠”了一年的孩子們的饞嘴得到盡可能的滿足。至于中秋這樣的節日,為了節省開支,大概不會有人特別愿意在儀式感這件事上過于糾結。

    偶有一年,父母也會在鄰村的供銷社買三五塊月餅回來,用刀切成錐形的餅瓣,以滿足家中兩個“貪婪”的小吃貨。因此,在我的童年記憶里,吃月餅的次數實在是寥寥可數,盡管幼小的心靈依然盼望著,能在中秋這一天隨心所欲地吃上一塊又一塊囫圇的甜月餅,然而那也僅僅是一個遙遠的愿望罷了。

    后來上了大學,離開了自己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小縣城,與父母也漸離漸遠。再到參加工作以后,逢年過節與父母團聚有時候更成了一件挺“奢侈”的事兒。

    雖然與父母團聚的機會就像童年吃過的月餅一樣寥寥可數,但二老卻再也不用為分月餅發愁了。每當中秋回農村老家過節,還沒等我們把月餅禮盒擺出來,母親已經用她那雙長滿老繭、皮膚皺皺巴巴的手,捧出了一個陶瓷碟子,上面整整齊齊碼好了各種口味的月餅,有蓮蓉的,有蛋黃的,也有我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五仁月餅。再過幾年,我們領著兒子回老家過中秋節,母親捧出的除了各種餡料的月餅,又多了很多給小孫兒預備的零食,以及我們孩提時想玩而不得的玩具。

    一家人團圓的時光總是如白駒過隙,就像中秋時節天空中的月盤,八月十五一過,也便漸漸由圓到缺了,如此年復一年。臨走的時候,父母總不忘把裝滿月餅的塑料袋硬塞到我們手里,還一個勁地囑咐“餓了就吃”,又不免苛責道:“以后別買禮盒了,浪費錢,家里啥都有!”是啊,如今已不似當年,國家政策惠農,家鄉的人們已經不用再為日常的吃穿用度發愁了,何況一塊小小的月餅。

    在高原上工作的幾年里,由于缺氧的緣故,睡眠問題一直困擾著自己。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頭腦愈加清醒,讀三五頁文章、練幾筆書法便成了一種自我催眠的“良方”。也逐漸意識到,人到了一定年齡總要有所顧忌,飲食方面須少鹽、少糖、少辛辣,以清淡為主,為人處事,也必刪繁就簡、坦然從容,方能保持肌體心神的康健。因而,即便是掐指已經臨近中秋節了,但小時候那種對于月餅這類甜食的渴望卻不再那么強烈了?;蛟S正應了那句話,有舍才有得吧!

    時至今日,西藏疫情封控管理即將滿月,解封也近在眼前,對于指揮部現場值守的同志們來說,大家早已習慣了駐外的生活,今年的中秋節和往年相比也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v觀古今,多少羈旅在外的人們,默默無聞地辛勤打拼,用雙手托起那一輪千古不變的皓月,照亮的是千萬人回家團圓的路。

    電話那頭,父母妻子關心最多的還是我的身體狀況,至于天各一方的中秋節,只要一家人心在一起,相距千里又有什么阻隔呢!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