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耳聽風雨
    時間:2022-09-05 瀏覽次數: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卞之琳雋永的詩句,一如那藏于深山的老廟在檐角懸掛的風鈴,風雨中搖響了多少自古的絕唱,喚醒了多少被歲月裹藏的嚴嚴實實的記憶。當聽到這樣攝人心魄的神曲,有多少人在垂耳傾聽中心弦一動,黯然淚下。合上這段文字,掩上面孔,心游于往昔的長天冷雨。

    老子在講授萬物本源時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芍?,生物無不以息相吹,舉手投足間撥動的可能是千萬生命牽在一起的大網,引起的可能是大洋彼岸的蝴蝶效應。車水馬龍之中,我們與多少形同陌路的人們交換了背影,扮演這垂耳傾聽的角色,捕捉每一個微不足道的信號,即使是一個眼神,一個手勢。

    古人善于發揮自己耳朵的價值,“小樓一夜聽風雨”,就會猜想“深巷明朝賣杏花”;“黃鶴樓中吹玉笛”,便會欣賞到“江城五月落梅花”;蘇軾在傾聽客人的洞簫聲時,悟出了“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的智慧;柳宗元“忽聞水聲,如鳴佩環”,于是發現了清澈見底的小石潭……

    比起古人,我們仿佛更喜歡傾聽點鈔機翻動紙幣的聲音;比起古人,我們仿佛更熱衷于把音箱調到令房屋震顫的效果來刺激漸漸麻木的耳廓;比起古人,我們仿佛更習慣于用耳機充塞耳朵,對匆匆經過的美麗視而不見。有多少人,已然把這個世界當作一所暫時居住的客棧。

    有人說,過錯,是一時的悔意;錯過,卻是一生的遺憾。我們錯過了多少鳥兒清脆的鳴叫,汽笛聲淹沒了多少樹葉的低沉,轟鳴的機器聲冷落了多少捕蟬的孩童,汽車揚起的灰塵染白了多少渴望自然的面孔。

    在聒噪的今天,還有幾人仍記得隔江猶唱的商女,有幾人能回憶起漁船上高歌的越女,我們遺忘了多少空谷回蕩的鷓鴣聲。

    生命給了我們一雙靈敏的耳朵,不是讓我們捕捉黃金叩擊的聲音,而是讓我們倚在南窗下,垂耳傾聽這萬山風雨。(建筑院 周興鑫)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